《中国语言学研究》杂志,半年刊,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管,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汉语方言研究、字典辞书研究、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语史互证等。
在发展历程中,《中国语言学杂志》始终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开放包容的办刊理念。早期,杂志聚焦于传统语言学研究,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层面的深入探讨,为构建中国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学术研究的拓展,杂志逐渐涵盖了更为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新兴交叉学科方向。
该杂志的编委团队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语言学专家学者,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严格把控稿件质量,确保每一篇刊发的文章都代表着语言学研究的前沿水平。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国内语言学研究的进步,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升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在全球的话语权。
《中国语言学杂志》已成为中国语言学界的权威刊物之一,是语言学研究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领域从业者获取最新研究动态、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渠道,在促进语言学学科发展、培养语言学专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汉语方言研究 字典辞书研究 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语史互证等
(1)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原则上著录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课题,需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自主好,中、英文双语著录,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2)计量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轧93)量和单位》的规定正确使用其名称和符号。
(3)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或删节,但对内容的实质性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
(4)本刊坚决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如有违反,将被记入黑名单。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修改,如作者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说明。
(5)文中注释一律采用页下脚注,用阿拉伯数字编序,注明作者、书(或文章)名、出版单位(或期刊名)、出版年份(或第*期)、页码(请遵循GB/T7714-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2015年)。引用古籍稿本、抄本、刻本、影印本的,只注版本卷次,不注页码。
(6)同一种参考文献多次引用,要标为同一序号,文后不得多次著录;多次引用的文献在文内序号后用上标括号内分别标出每次引用文句的页码,文后著录不再标识页码。
(7)作者需提供如下信息(多个作者应分别介绍):姓名、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单位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E-mail地址。
(8)摘要应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字数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以“本文”、“作者”作为主语。
(9)正文段落层次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不出现前言、引言等之内的层次),顶行书写,层次号后空一格,一级标题前空一行。
(10)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以简明、具体、确切的词语,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23
人气 41870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24678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5
人气 23202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65
人气 22175
统计源期刊
影响因子 2.03
人气 21755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1.08
人气 20957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8
人气 18275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3.44
人气 18109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38
人气 18049
部级期刊
影响因子 0.62
人气 17396
中国语言学研究杂志在线订阅 半年刊
主办单位: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356.00/1年
人气:127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